“星火筑梦”2.0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发布时间:2023-08-22浏览次数:134

   7月6日至7月10日,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星火筑梦”2.0实践团赴安徽省旌德县和泾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6日,实践团成员抵达旌德县,旌德团县委书记张旭涛主持召开实践活动座谈会,鼓励同学们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旌德团县委书记张旭涛和实践团成员一起开展实践活动座谈会。

 

追溯木活字发源地,体验木活字印刷技艺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实践团来到了木活字印刷的发源地旌德县版书镇,体验木活字印刷技艺。在木活字印刷体验馆一楼的木活字印刷演示厅,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木活字的发展历史和印刷的工艺流程。在二楼的体验区,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了木活字印刷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先倒入少量墨汁,用刷子吸墨后均匀抹在字模上,再将宣纸盖在字模上,均匀地按压,揭下后一张字迹清晰的木活字印刷品就完成了。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体验木活字印刷。

 

探寻宣砚文化园,研学宣砚制作技艺

实践团在旌德县白地镇的宣砚文化园,参观了宣砚工艺展览馆内陈列的各式手工制作的精美砚台,聆听工作人员讲解宣砚始于晋、盛于唐、传承千年的发展变化。在创砚坊,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了宣砚古法制作八大工艺流程,并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宣砚制作车间,观摩了从矿山原石到宣砚成品的整个生产制作流程。在张旭辉大师工作室,实践团成员看到张大师正在砚台上游刃有余地雕刻着隶书。最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了宣砚的雕刻。实践团成员发现雕刻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力道稍微控制不好一方砚台就雕刻坏了,从而更加钦佩砚雕师因石施艺,追求天然造化的独特技艺。

图为宣砚文化园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宣砚的发展历程。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摩张旭辉大师在砚台上雕刻。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体验宣砚的雕刻。


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感受宣纸制作魅力

宣纸润墨性强,柔韧性好,传承千年,不蛀不腐,故有“纸寿千年”的美誉。为了研学宣纸制作技艺,实践团来到中国宣纸之乡泾县,走访中国宣纸文化园。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中国宣纸博物馆,了解了宣纸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六大工艺流程和一百零八道细分工序。紧接着,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三丈三”宣纸制作车间,从现场视频中看到了“三丈三”巨型宣纸制作的壮观场面。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宣纸技艺展示区,观看了选材、制浆、捞纸、晒纸、检验和剪纸六大工艺流程。在晒纸车间,实践团成员们有幸采访了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息发和“大国工匠”毛胜利。谈到自己36年的晒纸工作,汪师傅说自己充满自豪感和责任感。毛师傅告诉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中要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种子在团队成员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息发在晒纸。

图为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息发在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晒纸的方法。

 

图为“大国工匠”毛胜利在为实践团成员讲解自己的职业精神。

 

走访非遗人家“草色帘青”,探寻宣纸帘制作技艺

实践团走访了泾县非遗人家“草色帘青”宣纸帘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曹斌卿告诉实践团成员宣纸的一大特色便是纸上的帘纹,而决定其帘纹的就是宣纸帘。曹师傅带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宣纸帘工作间实践团成员看到了白鹿纹、龟纹、罗纹以及十二生肖纹等特色图案宣纸帘。曹师傅现场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并演示了扭蔑撕篾和抽丝,并让实践团成员尝试了抽丝最后,实践团成员跟着曹师傅学习了编制宣纸帘,队员们切身体验到了宣纸帘制作的精细。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体验抽丝。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跟曹师傅学习编制宣纸帘。


寻访红色龙川,缅怀革命先烈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厚植家国情怀,实践团来到位于旌德县版书镇西北部的龙川村寻访红色龙川梅大栋、梅大梁故居,梅大梁的后人梅春平先生为实践团成员讲解了梅大栋、梅大梁烈士的生平事迹,以及梅家三代守护马克思银像背后的故事。紧接着,实践团成员来到了皖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龙川村红色讲解员梅旌俊为实践团成员讲解了纪念馆内展示的“三都农家”“寻求真理”“支部成立”等七个板块的内容,让实践团成员全面了解了皖南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前后的情况。最后,在旌德县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面向烈士纪念碑肃立默哀,依次将鲜花放在纪念碑前,表达对先烈们浓浓的敬意和无限的哀思。

图为红色讲解员梅旌俊在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皖南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前后的情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面向烈士纪念碑肃立默哀。

 

重温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

实践团在白地镇洋川村的谭梓生纪念馆仔细聆听讲解员高文琴讲解谭梓生的生平和革命事迹,以及“洋川革命七烈士”舍生忘死的光辉历史。纪念馆内的展柜里集中展示了“草鞋县长”谭梓生烈士留下的学习书籍、随身物品及生活用品,一张张令人震撼的照片、一件件承载历史的实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把实践团成员带入洋川革命历史的那段血与火的光辉历程。 

图为纪念馆讲解员高文琴为实践团成员讲解谭梓生的生平和革命事迹。

 

追忆峥嵘岁月,砥砺奋斗精神

实践团在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探寻新四军在云岭战斗和生活的历史遗迹。走进军部司令部旧址首先看到的是叶挺将军摄影作品展览沿着展厅向内走,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军部参谋处、军部会议室、作战会议室等,军部参谋处墙上挂着当时的作战地图。实践团在纪念馆中仔细观看了史料图片,详细了解了新四军的组建、发展壮大和皖南事变等重要历史,并参观了叶挺、项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办公室和住室,在狭小的空间内,仍可窥见出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新四军军部旧址合影。


实践团深入了解皖南非遗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现状,领悟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具匠心和文化精髓,深刻认识到传承是最好的保护,薪火传承,守正创新,激发非遗新活力,才能破解非遗当前困境,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从党的光荣历史和先辈事迹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守初心、担使命,决心在新的时代中,继续传承革命的火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孟玲霞;摄影:杨杰;审核:张美娟)